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

【公民之聲】選前你必須知道的三大理論



你知道為什麼選前十天不能公佈民調嗎?你知道為什麼每次選舉候選人的理念和政見都愈來愈像了?你知道為什麼台灣會陷入藍綠惡鬥嗎?逆思來為你解決三大疑惑———你不可不知的選舉理論。


《一》理性抉擇理論

這個理論假設人是基於理性而行動。所謂的理性,指得是存在可以排序比較的偏好。以此假設為出發點,選民會基於投票成本和預期效用來投票,投票成本最主要是蒐集候選人資訊、花費交通費用和時間等,預期效用則是「投票利益」x「個人影響選舉結果的機率」。如果成本大於效用,則不會去投票,反之亦然。

理性抉擇理論和民調數字息息相關。選前之所以不可以公佈民調,是因為擔心選民被媒體左右,之所以投票行為會容易被輿論影響的緣故在於,每一個選民都希望自己這一票投下去可以達成最大效用,也就是支持的候選人當選,如果在選前一天公佈的民調數字壓倒性的不利自己支持的候選人,那麼投票的預期效用將大大減低:「投了他也不會上,白投。」也因此,訂定選前十天不準公佈民調,是有道理的。



(圖取自:http://goo.gl/iUOcwS )


《二》中間選民定理與選票極大化模型

「選舉就像賣冰」

這個理論認為選民投票偏好的分佈呈現常態分配的鐘型曲線(類似∩),選民只會投票給接近自己政策偏好的候選人,在一個選舉主要只有兩個強勢的候選人可望當選時,雙方都會為了使自己的選票極大化,因此政見和公佈的重要理念都向佔全體最多數的中間選民偏好靠攏,如同兩家同品質與價格的冰店在一條海岸線上賣冰,顧客僅考慮距離成本,兩家冰店最後選址會接近海岸線的中間地帶,因為對於任何一端的顧客到達兩家的距離成本是差不多的。

由這個來觀察最受矚目的臺北市長選舉便可理解:為什麼柯文哲會喊出「中華民國是我的底線」、為什麼連勝文會擺脫公子哥形象來「Working Stay」。在統獨或左右翼的政治理念和政見上,多數選民在光譜的中間,因此候選人在兩強PK的情況下,只會愈選愈像。

《三》杜瓦傑定理(Duverger's Law)

這次九合一選舉的台北市長戰場,其中之一的焦點便是訴諸「超越藍綠」的柯文哲。自從2000年新黨創黨人之一的高新武所創「泛藍」一詞,另一本土意識較為鮮明的陣營便被媒體稱為「泛綠」。藍綠惡鬥成為民眾十多年來的噩夢,但是藍綠兩大陣營的產生其實從第七次修憲後開始穩固:立委減半並改為「單一選區兩票制」。

根據法國學者杜瓦傑提出的命題:「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容易形成兩黨制」。目前我國的立委選舉為混合比例代表制和小選區制的「單一選區兩票制」,全部113席次中有73席為區域席次,其餘則為政黨提名,每位選民可以領取兩張選票,分別投政黨和個別候選人,後者則在同選區中以相對多數決定。這樣的結果造成了台灣長期以來第三大黨無法出現的困境,也因此成為兩黨相互制衡的「藍綠惡鬥」。

民主就是多數統治,然而多數如何決定、如何定義、如何操作,成為政治人物乃至學者研究的課題。作為公民,投票之前不妨更加充實自己,全盤了解你正在參與的民主政治。



(合作刊登 / 文章來源:逆思(LET's News),作者:
趙祥亨

P.S.

1. 《理性抉擇理論》實際上認為理性的選民不會去投票,因為選舉結果被一大群人影響的情況下,自己這一票影響選舉的機率趨近於〇。但是有七種理由說明為什麼選民仍去投票:維繫民主運作、公民責任、擔心支持的候選人落敗、考慮到別人不會去投票、受到團體動員、成本低且不投的社會壓力成本高、選民不去計算投票的成本和獲益(Blais,2000)

2. 《中間選民定理》與《選票極大化模型》可參考(吳文程,2014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