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oto credit:Valentina Calà (CC BY-SA 2.0) |
沒有人生來是恐怖分子,只不過有些人變成了恐怖分子。(註一)
2015年1月7日至9日這三天期間,法國巴黎發了震撼全球的謀殺案,兩名兇徒古亞奇兄弟(les frères Kouachi)闖入《查理週刊》(Charlie Hebdo)總部,殺了八名編輯和兩名警察,另外亦有途人被殺,多人受傷。另一名兇徒庫利巴利(Amedy Coulibaly)在第二天開始作案,殺了一名警察。三人繼而分頭挾持多名人質,令巴黎人心惶惶。經過數十小時的衝突後,三人最終死於警察的槍下。
哲學家鄂蘭(Hannah Arendt)曾說過,暴力不會說話,它摧毁了一切解釋和討論的空間。當日目擊罪行,僥倖脫險的《查理週刊》記者萊熱(Laurent Léger)表示:「我看見了恐怖。」被形容為恐怖分子的兇徒,均為穆斯林。古亞奇兄弟作案時,曾高呼「為先知報仇了!」
事件引起了鉅大迴響,法國媒體普遍視為「自由被謀殺」,同時穆斯林代表譴責暴行,認為「兇徒把穆斯林當人質」。新聞自由受威脅,穆斯林被再次污名化,這次謀殺案重創法國的共和價值,對不同的族群刮出很深的傷口。
哲學家鄂蘭(Hannah Arendt)曾說過,暴力不會說話,它摧毁了一切解釋和討論的空間。當日目擊罪行,僥倖脫險的《查理週刊》記者萊熱(Laurent Léger)表示:「我看見了恐怖。」被形容為恐怖分子的兇徒,均為穆斯林。古亞奇兄弟作案時,曾高呼「為先知報仇了!」
事件引起了鉅大迴響,法國媒體普遍視為「自由被謀殺」,同時穆斯林代表譴責暴行,認為「兇徒把穆斯林當人質」。新聞自由受威脅,穆斯林被再次污名化,這次謀殺案重創法國的共和價值,對不同的族群刮出很深的傷口。
窮困孤兒 兒童院中成長
法國媒體連日來的報道,非常平實地呈現「恐怖分子」是怎樣的人。
古亞奇兄弟出生在法國,父母原藉阿爾及利亞。哥哥薩依德(Saïd Kouachi)現年34歲,弟弟車利夫(Chérif)32歲,父母雙亡後,兩兄弟在兒童院中長大,完成相當於初中的學歷。義工伊夫琳(Evelyne)曾照顧巴黎第19區的貧困家庭,令他們能夠體驗不同的社會生活。她帶過兄弟二人去戲院和迪士尼樂園,她形容弟弟車利夫是個很可愛和很易哄的孩子。有一天,他們放學回家,發現母親倒在地上,估計是自殺,原因是服食過量藥物。
哥哥薩依德做過不同工作,弟弟車利夫是pizza速遞員,二人犯過輕微罪行。警察估計大概到了2003年左右,二人開始接觸極端的伊斯蘭教派思想。那年的夏天,兄弟二人結識了一個年紀比他們稍大的宗教導師本尼也圖(Farid Benyettou),他專門招攪年青人,估計有五十多個信徒。和本尼也圖來往的人,包括1995年策動地鐵爆炸案的兇徒,跟阿爾及利亞的武裝份子有關,當年造成8死200多人傷。
弟弟車利夫曾表示,打算去敍利亞和伊朗參加戰爭,對付美國。他憶述導師本尼也圖鼓勵過他:「天堂有70個處女和大屋,供聖戰的犧牲者享用。」他認為,去參戰是令他很目豪的事。可是,在2005年出國前,他就被警察以反恐之名拘捕,他在法官前自稱為一名「貧民區穆斯林」(un musulman ghetto)。後來他在獄中結識了另一名宗教導師碧嘉(Djamel Beghal),進一步走向極端思想。
哥哥薩依德在2011年曾到也門接受軍事訓練,也在美國和法國警察的監視之內。其太太非常震驚,直至警察入屋時,她才發現自己活在一個騙局之中,薩依德從沒有在她面前談過《查理週刊》,她認為自己一直和一個正常人過正常的生活,丈夫變成兇徒覺得實在難以置信。
監獄,是他媽的學習犯罪最好學校!
另一名兇徒庫利巴利現年32歲,在法國出生,父母為馬里人。自幼母親去世,被父親送入兒童院。18歲時,曾持械行劫。那一年,他打劫了一間銀行,兩間咖啡館。在逃走時,他目睹他的同黨,也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死在警察槍下。警方相信,這種下了他仇恨警察的原因。後來,他多次犯罪下獄。
記者形容庫利巴利是個聰明和思路清晰的人。在2008年,他接受記者訪問,因為他趁別人不察,機智地偷拍了監獄內的生活情況,讓公眾知道法國政府是如何不人道地對待囚犯。他向記者說,當有外人來探訪監獄時,職員就會把他們帶到設備很好的牢房去參觀。但實際上,他們住的牢房非常殘舊,衛生差劣,又沒有暖氣,缺乏真正的醫生,囚犯經常被處以私刑。他表示,在監獄裡,可以遇到穆斯林、殺人犯、持械劫匪等,「監獄,是他媽的學習犯罪最好的學校!」在獄中,他結識了兇徒車利夫,同時轉向了極端教派。
2010年起,他就被懷疑跟阿爾及利亞的武裝組織有關。那年起,他以探朋友之名,到中南部的康塔爾(Cantal)山上,和車利夫一起練習射擊。他臉中經常掛起愉快的笑容,所以一直沒有人懷疑他過著雙重的生活。他的太太回想起作案前幾天的對話,她說生活有點厭,不如離開法國,他笑說,「還可以去哪裡?」
六十年前舊恨埋下炸彈
法國媒體連日來的報道,非常平實地呈現「恐怖分子」是怎樣的人。
古亞奇兄弟出生在法國,父母原藉阿爾及利亞。哥哥薩依德(Saïd Kouachi)現年34歲,弟弟車利夫(Chérif)32歲,父母雙亡後,兩兄弟在兒童院中長大,完成相當於初中的學歷。義工伊夫琳(Evelyne)曾照顧巴黎第19區的貧困家庭,令他們能夠體驗不同的社會生活。她帶過兄弟二人去戲院和迪士尼樂園,她形容弟弟車利夫是個很可愛和很易哄的孩子。有一天,他們放學回家,發現母親倒在地上,估計是自殺,原因是服食過量藥物。
哥哥薩依德做過不同工作,弟弟車利夫是pizza速遞員,二人犯過輕微罪行。警察估計大概到了2003年左右,二人開始接觸極端的伊斯蘭教派思想。那年的夏天,兄弟二人結識了一個年紀比他們稍大的宗教導師本尼也圖(Farid Benyettou),他專門招攪年青人,估計有五十多個信徒。和本尼也圖來往的人,包括1995年策動地鐵爆炸案的兇徒,跟阿爾及利亞的武裝份子有關,當年造成8死200多人傷。
弟弟車利夫曾表示,打算去敍利亞和伊朗參加戰爭,對付美國。他憶述導師本尼也圖鼓勵過他:「天堂有70個處女和大屋,供聖戰的犧牲者享用。」他認為,去參戰是令他很目豪的事。可是,在2005年出國前,他就被警察以反恐之名拘捕,他在法官前自稱為一名「貧民區穆斯林」(un musulman ghetto)。後來他在獄中結識了另一名宗教導師碧嘉(Djamel Beghal),進一步走向極端思想。
哥哥薩依德在2011年曾到也門接受軍事訓練,也在美國和法國警察的監視之內。其太太非常震驚,直至警察入屋時,她才發現自己活在一個騙局之中,薩依德從沒有在她面前談過《查理週刊》,她認為自己一直和一個正常人過正常的生活,丈夫變成兇徒覺得實在難以置信。
photo credit:Corbis |
另一名兇徒庫利巴利現年32歲,在法國出生,父母為馬里人。自幼母親去世,被父親送入兒童院。18歲時,曾持械行劫。那一年,他打劫了一間銀行,兩間咖啡館。在逃走時,他目睹他的同黨,也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死在警察槍下。警方相信,這種下了他仇恨警察的原因。後來,他多次犯罪下獄。
記者形容庫利巴利是個聰明和思路清晰的人。在2008年,他接受記者訪問,因為他趁別人不察,機智地偷拍了監獄內的生活情況,讓公眾知道法國政府是如何不人道地對待囚犯。他向記者說,當有外人來探訪監獄時,職員就會把他們帶到設備很好的牢房去參觀。但實際上,他們住的牢房非常殘舊,衛生差劣,又沒有暖氣,缺乏真正的醫生,囚犯經常被處以私刑。他表示,在監獄裡,可以遇到穆斯林、殺人犯、持械劫匪等,「監獄,是他媽的學習犯罪最好的學校!」在獄中,他結識了兇徒車利夫,同時轉向了極端教派。
2010年起,他就被懷疑跟阿爾及利亞的武裝組織有關。那年起,他以探朋友之名,到中南部的康塔爾(Cantal)山上,和車利夫一起練習射擊。他臉中經常掛起愉快的笑容,所以一直沒有人懷疑他過著雙重的生活。他的太太回想起作案前幾天的對話,她說生活有點厭,不如離開法國,他笑說,「還可以去哪裡?」
photo credit:Fede Falces (CC BY-SA 2.0) |
三名兇徒的經歷,可以說支持了法國人類學家法西(Didier Fassin)的提問,我們的社會今天要拒絕那些可恥的怪獸行徑,但為何它偏偏是由社會製造出來?他認為,住在法國那些貧窮而與外界隔離的社區,青年失業嚴重,膚色和信仰都受到污名化和歧視,國家的公民教育並不能令他們認同自己在社會的公民身份。生活苦無出路,對當權者和社會憤恨,很容易成為宗教狂熱的犧牲品。
這宗恐怖的謀殺,絕不是伊斯蘭的聖戰。出生於瑞士的埃及家庭的拉馬丹(Tariq Ramadan)教授,為著名的伊斯蘭哲學家,他認為jihad不應翻譯為「聖戰」(guerre sainte),而應翻譯為努力克服(faire un effort),在個人層面和集體層面抵抗(résister)人類惡性,同時改革(reformer)它,朝向人性的善性,令惡性和善性得以和解(réconciliation),再次接近真主。當人心出現貪婪,社會發生衝突、壓逼、不公正的時候,如種族主義或殖民主義,拉馬丹認為穆斯林應該努力跟人類的惡性對抗,才能令各種惡事從根本上消失。由此看來,聖戰是帶來和平的努力。
但是,和平沒有隨著宗教而來臨。著名的戰地記者費斯克(Robert Fisk)就指出,阿爾及利亞和法國之間的仇恨,源自法國長年的軍事控制。1954年,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綫成立,開始以武力爭取獨立,但多次遭到法國強力鎮壓,雙方血流成河。這些族群之間的仇恨,今天仍然會被有心人利用來煽動不滿社會的年青人。
古亞奇兄弟和巴庫巴利的暴行永遠不能被原諒,未來法國社會要努力地去治療這個族群撕裂的傷口。然而,這時候,一艘載滿法國士兵的航空母艦剛離開土倫港口,駛向印度洋,加入反恐的戰場。
註釋:
一. 參考法國著名哲學家、作家和女權主義者西蒙娜‧狄‧波娃的名著《第二性》開篇語On ne naît pas femme: on le devient。
(本文作者:旅法學者劉況 / 原文刊登於:惟工新聞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